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经常被忽略,但其实跟每个美股投资者都息息相关的话题:美股行情数据是怎么分发到我们眼前的?
你可能每天都在看股价的涨跌,但这些数据背后的流转过程,其实是一张巨大的网络,涉及交易所、数据聚合机构、第三方供应商,甚至监管机构。

一、数据是怎么产生的?

假设你在纽交所或者纳斯达克提交了一张买卖单。交易所首先会把它放进订单簿,等待撮合。

当订单成交,就会生成一条成交记录,同时更新买一卖一的报价

这些原始的数据,就是股市的第一手新闻。

但是注意!美股是可以在多个交易所交易的,比如苹果虽然在纳斯达克挂牌,但你可以在纽交所交易苹果股票,这一点和A股有很大区别。在国内是有严格划分交易所的,你无法在深交所交易上海挂牌的股票。

但交易所一般只会维护自己的订单簿数据,如果你只看苹果股票在纳斯达克的成交,它的数据是片面的,因为纽交所也有苹果在交易。那投资者如何看到全市场的最优买卖价呢?这就引出了下一个环节。

二、SIP与NBBO

在美国,有一个强制规定:所有交易所都必须把自己的成交和报价数据上报给一个统一的系统,这就是 SIP ,全称 Securities Information Processor。

SIP 会把这些数据整合,计算出所谓的 NBBO (National Best Bid and Offer),也就是全美最优买卖报价。(术语太多记不住的同学可以查这份术语表

SIP由两家机构运营:

  • CTS(Consolidated Tape System):处理纽交所等交易所的股票数据。
  • UTP(Unlisted Trading Privileges):处理纳斯达克等交易所的股票数据。
图解美股行情数据是如何分发的

这样,不管你在哪个券商下单,都能看到整个市场里最好的买价和最好的卖价。

不过,SIP 有一个缺点:它要汇总、要分发,所以延迟会比直接从交易所获取数据要高一些。

于是,一些追求速度的高频交易者,就会选择直接数据馈送(Direct Feed)。这条通道延迟低到微秒级,但价格嘛,也就高得多了。

以上讲的只是美股市场的数据,SIP只管股票和ETF,期权不包含在内,期权市场有独立的分发系统,叫OPRA。

三、数据怎么到我们手里?

这里有三条主要通路:

  1. 大机构:他们花大钱买直连数据,还会把服务器放在交易所附近的数据中心,尽可能减少延迟。
  2. 数据供应商:像 Infoway API, Bloomberg、Refinitiv,他们提供SIP 和直连的数据,再加工成标准化的产品分发给客户。
  3. 普通投资者:我们常用的券商、财经网站,通常提供的是 15 分钟延迟的免费数据,或者需要额外付费才能解锁实时行情。

免费的延迟数据是大部分交易软件的默认选项,因为实时数据都是有成本的。这也是为什么你在手机上刷到的股价,可能比交易所那边晚了十几分钟。

如果你想了解美股行情API该如何选择,请看这篇内容